我市首份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导向目录全披露
发布时间:2019-08-14 点击量:960 来源:余姚新闻网
据悉,2011年版《余姚市鼓励发展的主要新兴产业导向目录》日前出台,目录中收录的四大新兴产业将优先鼓励发展。这是我市历史上首次出台的产业指导目录。市科技和信息局有关负责人说,希望嗅觉灵敏的企业家们能从中嗅得商机。
该目录以把我市打造成国内领先的长三角南翼新兴产业基地为方向,以创新发展、转型升级为主线,突出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强化研发链,以培育大企业、发展大集群为抓手,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效益提升型、创新推动型工业化发展道路,重点培育发展以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电子信息为主的新兴产业,使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更明确。
在新材料产业方面,我市主要鼓励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开发生产;鼓励新型节能环保墙体材料、绝热隔音(吸音)材料、防水材料和建筑密封材料开发生产;鼓励密封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开发生产;鼓励新型塑料及产品开发生产,包括生物可降解塑料、工程塑料、合金塑料、改性树脂等;鼓励新型、生态型包装材料、农用多层薄膜及优质医用包装材料,包括医药级树脂、橡胶、热塑性弹性体等高分子材料开发生产;鼓励复合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工程塑料及低成本化、新型塑料合金开发生产;鼓励新型橡胶功能材料及制品开发生产;鼓励城市交通噪声与振动控制材料、墙体吸收噪声材料开发生产;鼓励集成电路用新型关键电子材料开发生产,包括靶材、键合金丝、高密度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等;鼓励新型绿色环保型涂料、颜料、染料和高性能环保型胶粘剂开发生产;鼓励新型化纤PTT、PEN、CO-PET等技术品种、碳纤维、芳纶、芳砜纶、高强维纶、高强高模聚乙烯、聚苯硫醚、聚苯并双恶唑等高性能纤维及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制品开发生产;鼓励高效电池材料开发生产;鼓励金属复合材料及制品开发生产;鼓励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包括高强、高导、无铅黄铜等材料开发生产;鼓励新型精细化学品开发生产。
新装备,我市主要鼓励发展三轴以上联动的高速精密数控机床,数控系统及交流伺服装置、直线电机制造;鼓励大型、数控、高效机械成型加工设备制造;鼓励大型、高精度、机电一体化塑料成型机制造;鼓励加工中心及开放式数控系统开发制造;鼓励工业机器人及其成套系统开发制造;鼓励数字化、智能化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电器制造;鼓励变频调速系统和交流伺服系统等机电一体化产品制造;鼓励新型机电一体化液压、气动、密封元器件及装置制造;鼓励高效升降输送设备,包括智能化电梯、立体车库、起重设备等及现代化物流装备制造;鼓励新型高技术纺织机械及关键零部件制造;鼓励资源和废弃物处理、回收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制造;鼓励高性能轴承、精密轴承及各种主机专用轴承制造;鼓励用于机电一体化成型设备的大型、精密模具及非金属制品模具设计制造;鼓励光学仪器、科学测量测试仪器、高性能传感器等精密仪器开发制造;鼓励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全开放分散控制系统及智能仪表开发制造;鼓励高性能场馆专用设备开发制造;鼓励数字化医学影像产品及关键零部件开发制造;鼓励微创外科和介入治疗装备及器械开发制造;鼓励激光加工技术和设备开发应用;鼓励特种铸锻件和大型铸件生产;鼓励柴油电子喷射系统、燃油共轨喷射技术研发与生产;鼓励船用动力系统关键零部件开发制造。
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我市主要鼓励发展高速路由器、网关、网络交换机、网卡等网络设备制造;鼓励线宽0.13微米以下纳米级集成电路制造、封装、测试;鼓励专用集成电路制造,包括数字视频、移动通信、卫星导航、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半导体照明、射频与微波集成电路等;鼓励高分辨率数字摄录产品、视频监控产品及数字电视终端接收产品开发制造;鼓励超小型片式元器件,包括陶瓷电容、电阻、电感、频率控制与选择、晶体管等开发生产;鼓励高可靠、高精度、高分辨率传感器件,如敏感元器件、光机电组件等开发制造;鼓励新型继电器,如第三代通信用继电器、高频继电器、汽车用继电器等制造;鼓励高性能电子基板,包括高密度互连积层板、多层挠性板、刚挠印刷电路板及封装载板制造;鼓励电子专用设备及关键零部件、仪器、工模具制造;鼓励嵌入式软件及相关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鼓励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技术及系统开发与应用;鼓励新型高精度测量、计量仪器开发生产;鼓励多功能打印机,激光、喷墨打印机,及其部件、易耗件和耗材开发生产;鼓励基于GPS、GIS的定位、导航设备和系统开发生产;鼓励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生产。
新能源产业在目录里,我市主要鼓励发展高技术绿色储能电池制造,包括无汞碱锰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锌空气电池、太阳能电池等;鼓励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空气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及相关产品开发制造;鼓励发展新型节能环保照明产品开发制造,包括LED、高频无极荧光灯、微波硫灯、无汞金卤灯等;鼓励发展高效节能技术设备及高效节能电机等产品开发;鼓励发展新型节能照明产品配套用材料开发生产;鼓励发展其它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能装置产品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