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拿大对中国产磁性陀螺轮玩具实施召回
2025年2月27日,加拿大卫生部对中国产磁性陀螺轮玩具实施召回。
此次召回产品为磁性陀螺轮玩具。这款电池驱动的玩具有多种颜色,由一个小轮子组成,内置磁铁,可以在手持金属轨道上旋转。
产品的磁性轮可能会断裂并释放出小而松散的零件,有造成摄入的危险。
此次召回的产品于2025年1月15日-1月24日销售,在加拿大售出约323件。
截止2025年2月25日,未有事故和人员伤亡报告。
加拿大卫生部建议消费者立即停止使用该产品,并将其退还至Mandarin Restaurant以获得全额退款。
2、美国对中国产宝宝椅实施召回
2025年2月27日,美国CPSC对中国产宝宝椅实施召回。
此次召回产品为Costway的Babyjoy折叠式宝宝椅。产品有粉色(型号BB5656PI)、米色(型号BB5656BE)、灰色(型号BB25656GR),配有脚踏板、可拆卸托盘、座垫,以及四个带锁的静态轮子。产品可以调节不同的高度和倾斜角度。可拆卸托盘正面印有“Babyjoy”,椅子背面标签上印有“Goplus Corp.”,包装上印有型号。
产品不符合联邦婴儿安全睡眠法案。宝宝椅为婴儿睡眠而设计的,倾斜角度大于10°,有造成窒息的危险,并且座椅和托盘之间的开口可能导致儿童被卡住。
此次召回的产品于2022年11月-2024年11月在美国销售,在美国售出约4400件,售价为70-110美元。
截止目前,未有事故和人员伤亡报告。
美国CPSC建议消费者立即停止使用该产品,并联系Costway以获得全额退款。
(二)企业走出去风险预警
1、特朗普关税引发通胀担忧,美国鞋类销量大幅下滑
美国鞋业分销商与零售商协会(FDRA)报告显示,截至 2025 年 2 月 22 日的一周,全美鞋类销售额较 2024 年同一零售周暴跌 26.2% (该调查数据来自3000多家店铺)。
该协会会长兼首席执行官Matt Priest指出,消费者担忧特朗普新关税会导致通胀加剧,已开始削减鞋类等非必需品支出。同时,此次销售下滑波及美国各地,并非典型商业周期波动,而是消费者行为和情绪因通胀转变的明确体现。
2、德企加强全球布局以应对美关税威胁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称,已决定对欧盟征收25%关税,并将“很快”宣布。美欧一旦发生贸易摩擦,德国经济将首当其冲,尤其是汽车、制药和机械制造业等对美出口密集型行业。不少德企表示,将加强全球布局及对华合作,以应对美关税冲击。
德国联邦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德美贸易额增至2528亿欧元,美国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针对美国关税威胁,德国科隆经济研究所所长迈克尔·许特日前警告,关税将削弱德国产品竞争力,严重影响以出口为导向、本已疲弱的德国经济。
3、3月日本将有逾2000种食品涨价
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日本3月份将有超过2000种食品价格上调,平均涨幅为17%。按媒体说法,日本这轮食品“涨价潮”较去年势头更猛,全年预计将有多达2万种食品涨价。
日本帝国数据库公司对全国主要食品和饮料生产商进行调查,询问这些企业的涨价意向。结果显示,3月份将有2343种食品涨价,包括加工食品、乳制品和酒水饮料等。其中,要涨价的加工食品自2024年4月以来首次超过1000种。
这家公司分析,这轮食品“涨价潮”与日元贬值以及原材料、人工和物流成本上涨等因素有关。
日本总务省今年2月公布的报告显示,1月份,日本去除生鲜食品后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2%至109.8,涨幅为2023年6月以来最高。大米和能源价格上涨是当月核心CPI上升的主要原因。
按日本媒体说法,今年该国食品涨价势头凶猛,截至2月底已确定涨价的食品数量达到1万种,较去年提前约4个月。预计今年全年将有多达2万种食品涨价,较去年的1.25万种大幅增加。
日本上一次食品“涨价潮”发生在2023年。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日元贬值增加进口成本等因素影响,日本当年有超过3.2万种食品价格上涨,数量为30年来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