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外贸预警

外贸预警

预警|宁波市贸促会经贸预警信息快报2025年第12期

发布时间:2025-02-21    点击量:47    来源:

(一)经贸预警信息提示

1、外国企业对特定外国制造的半导体器件及其下游产品和组件提起337调查申请

2025年2月19日,爱尔兰Longitude Licensing Ltd.、爱尔兰Marlin Semiconductor Limited 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规定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主张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及销售的特定外国制造的半导体器件及其下游产品和组件违反了美国337条款。

2、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钢货架第一次双反日落复审产业损害终裁

2025年2月1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对进口自中国的钢货架(Steel Racks)作出第一次反倾销和反补贴日落复审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裁定若取消现行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在合理可预见期间内,涉案产品的进口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的实质性损害可能继续或再度发生。根据终裁结果,本案现行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继续有效。

3、阿根廷对华铝板启动反倾销日落合并情势变迁复审调查

2025年2月18日,阿根廷经济部发布2025年第113号公告称,应阿根廷企业LAMINACIÓN PAULISTA ARGENTINA S.R.L.和INDUSTRIALIZADORA DE METALES S.A.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铝板启动反倾销第一次日落复审调查,同时,启动情势变迁复审调查。涉案产品特指符合阿根廷国家IRAM标准第681条规定的3xxx系列非合金或合金铝板,其规格为:直径大于等于60毫米、小于等于1000毫米,厚度大于等于0.3毫米、小于等于5毫米。涉案产品的南共市税号为7606.91.00和7606.92.00。案件调查期间,暂不继续征收反倾销税。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4、越南对华聚酯长丝纱线启动反倾销期中复审调查

2025年2月18日,越南工贸部发布第421/QD-BCT号公告称,应越南企业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聚酯长丝纱线启动反倾销第二次期中复审调查。涉案产品的越南税号为5402.33.10、5402.33.90、5402.46.10、5402.46.90、5402.47.10和5402.47.90。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5、印度尼西亚继续对进口瓷砖实施保障措施

2025年2月18日,印度尼西亚财政部发布第PMK14号公告,决定继续对进口瓷砖(印尼语:UBIN KERAMIK)征收为期两年的保障措施税,第一年为12.72%、第二年为12.44%。涉案产品的印尼税号为6907.21.91、6907.21.92、6907.21.93、6907.21.94、6907.22.91、6907.22.92、6907.22.93、6907.22.94、6907.23.91、6907.23.92、6907.23.93和6907.23.94。措施自公告发布七个工作日后生效。

6、墨西哥对华聚碳酸酯板启动反倾销调查

2025年2月14日,墨西哥经济部发布公告称,应墨西哥生产商IMSA Plastics, S.A. de C.V.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成品和半成品聚碳酸酯板启动反倾销调查,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3年6月1日~2024年5月31日,损害调查期为2019年6月1日~2024年5月31日。涉案产品的TIGIE税号为3916.90.91、3920.61.01、3921.19.91和3925.90.99。根据墨西哥相关法律规定,墨西哥经济部可以对临时反倾销措施实施之日前90天内已向墨西哥报关的涉案产品追溯征收反倾销税。公告自发布次日起生效。

7、马来西亚对涉华镀锌板发起反倾销调查

2025年2月6日,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发布公告,应国内生产企业CSCSteel Sdn. Bhd.提交的申请,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韩国和越南的镀锌板启动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的马来西亚协调关税税号和东盟协调税则编码(AHTN)为7210.49.11 00、7210.49.14 00、7210.49.15 00、7210.49.16 00、7210.49.17 00、7210.49.18 00、7210.49.19 00、7210.49.91 00、7210.49.99 00、7212.30.11 00、7212.30.12 00、7212.30.13 00、7212.30.14 00、7212.30.19 00、7212.30.90 00、7225.92.20 00、7225.92.90 00、7225.99.90 00、7226.99.11 00、7226.99.19 00、7226.99.91 00和7226.99.99 00。

(二)企业走出去风险预警

1、贸易摩擦风险上升 欧洲经济增速料将放缓

当地时间2月17日,欧元区财长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与会人员警示称,当前贸易不确定性显著上升,特别是美国关税政策的潜在变化,已经对欧洲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今年欧盟经济增速将低于此前预测。

根据欧盟委员会去年11月的预测,欧盟经济增速今年将加快至1.5%,欧元区经济增速将达1.3%。据悉,欧盟将在5月公布最新预测数据。

欧盟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经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后,2024年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0.7%,欧盟经济增长0.8%。

除了外部贸易风险,欧洲内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令经济很难在短期内好转,增长前景低迷。

在经历了能源危机和通胀冲击之后,欧元区经济去年年初恢复增长,但年底再次停滞。去年第四季度,法国和德国经济增长均为负,显示欧元区两大经济体前景依然黯淡。“双引擎”失速加剧欧元区经济下行风险。凯投宏观首席欧元区经济学家杰克·艾伦-雷诺兹表示,欧元区经济增长停滞证明,“欧洲经济前景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更糟糕”。

欧洲长期需求不足是经济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欧盟内部的贸易壁垒问题也日益凸显。此外,欧洲在科技创新领域的表现也乏善可陈,欧盟难觅新的经济增长引擎,正逐渐沦为“创新荒漠”。欧盟委员会(欧委会)于1月29日发布了《竞争力指南》。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希望将提升欧洲竞争力视为其第二个任期的核心目标。然而,新一届欧委会施政的“三大支柱”——缩小创新差距、推动脱碳、提高安全性,均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关于资金应从哪里来的争论却始终如一,依旧难以摆脱僵局。

此外,由于美国关税政策预期、欧元区经济低迷、美元走强等因素,一些经济学家预测欧元可能再次接近与美元平价。分析人士指出,欧元对美元汇率触及平价这一心理关口,将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欧元贬值虽可能短期刺激欧元区出口,但欧元疲软导致原材料进口成本上升,可能令通胀压力上升,给欧洲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整带来难题。

2、致同:中企出海或将面临“政策、人力、资金”三重隐性挑战

2024年,中国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ODI)迎来了加速增长的局面。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中东、东南亚、拉美等全球南方地区的市场潜力不断显现。然而,尽管海外投资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机遇,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复杂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尤其是2025年,国内产能转型与国际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将很大概率持续,这要求企业在决策时更加审慎。

随着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上升,中国企业在规划2025年海外直接投资(ODI)时,必须更加关注宏观政策的变化。除了宏观政策层面的挑战,人力资源管理同样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在进入新兴市场时,企业不仅要考虑如何与当地文化融合,还要面对当地劳动力市场的特点、用工成本、相关法律等问题。比如,许多中国企业在初期未能深入了解目的国的劳动法规定,导致在用工方面陷入法律纠纷,或在招聘管理上出现困难。因此,在出海初期,企业若能够提前做好人力资源的规划,将大大提高跨国运营的成功率。

此外,资本流动和金融审查问题也是许多中国企业容易忽视的潜在风险。随着国际反洗钱法规的日益严格,一些国家对中国企业的资金来源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查,尤其是对于注册地在离岸金融中心的公司,若实控人未能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源证明,或者企业未按规定办理外汇申报手续,可能会遭遇银行账户冻结或资金转移受限的风险,导致海外投资计划无法顺利实施。

虽然在中国企业出海过程中,挑战与风险无处不在,但“走出去”仍然是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5年,中国企业出海的热潮将继续涌动,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持稳健增长,将成为每一个出海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信息来源:“贸法通”官网、经济参考报、华商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