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刚刚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广大外贸企业是一个严峻考验。许多出口企业老总感叹“外贸生意不好做了”。
本来今年我市大多数企业的生产形势都非常好,部分企业的产销量不但恢复到两年前的水平,而且还有望超过这一水平。如富舜科技有限公司,实施了产业转型和产品创新,涉足光电、太阳能等新兴产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今年产值预计可增长25%以上。大叶园林公司前9个月的出口增长率达48%。但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不断升高,使原本较为丰厚的利润削减不少,许多企业经营者对汇率的升高表现出普遍的担忧。
面对接踵而来的冲击,我市不少企业家并没有怨天忧人,而是开动脑筋,采取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浙江富舜科技有限公司采取锁定原材料价格的办法,减少了经营利润的损失。该公司总经理朱建焕说,外贸企业要保持出口优势,首先要练好内功。耀华灯具有限公司总经理诸越华在接受采访时说,由于他们公司很早就实施了“两头在外”(产品设计部门和销售公司均直接设在国外)的经营模式,同时依靠优越的产品质量和自主创新的品牌,出口价格保持稳定,汇率的波动未对公司出口造成较大影响。大叶园林公司和德昌电机公司则在谈判时考虑汇率因素,尽量与外商协商将汇率“锁定”,这些方法都使日益严峻的出口形势得以局部改变。
受访的企业家均认为,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不断升高,对我市劳动密集型企业冲击很大,外贸企业要想保持市场优势,必须迅速调整经营策略,向科技创新要效益,尽量运用机械化自动化改造传统产业,抵消劳动力成本压力。“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再也不能观望犹豫了!”诸越华语气沉重,“接下来可能会淘汰一批企业,而要挺过这一关,必须走科技强企之路。”(本报记者 毛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