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建和谐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实践证明,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现代企业管理,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人的价值理念和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企业“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企业发展来不断满足多方面的需求,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条件。而要做到以人为本,就要实行人性化管理,要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人需求、个性特点、能力大小,使人与岗相适应,各得其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具体而言,企业管理或企业文化中的“以人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真正尊重企业员工的人格。只有企业切实体现出对员工保持不变的尊重,才能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二要重视沟通与协调工作。在企业决策过程中,管理者要充分信赖自己的员工,为员工参与企业决策提供渠道,充分吸纳员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要创造出一种以民主为特征的环境机制,强调沟通与协调,避免由于内部竞争导致的人才内耗。三是要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企业内部应始终保持一定的竞争压力。同时,应打破论资排辈,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这样就有效地将员工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统一起来,从而使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更加和谐。
二、创建和谐企业,必须增强发展能力
企业的发展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性条件。企业的和谐是在发展中实现的和谐。如果企业面临破产,它的和谐也就无从谈起了。在现代市场竞争中,企业强大的发展能力的形成是依靠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来实现的,它是技术与管理和组织学习能力的结合,是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努力合作的结果。企业竞争能力就是面向市场和顾客,合理地运用企业内外部的经营资源,提供市场和顾客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与竞争对手的角逐中建立竞争优势,进而促使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企业竞争能力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础,企业只有不断地创造和提升竞争能力,才能使其自身不受竞争的威胁,并得以生存和发展。这里,企业凝聚力成长能力举足轻重,企业发展能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生存和延续,它所强调的是要在不断地生存中求得发展。企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过程,是要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更高水平阶段的发展过程。
三、创建和谐企业,必须进行管理创新
和谐企业的构建还必须落实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上。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是以创新为特征的时代,它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就一个企业发展而言,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管理创新就是在建立和完善扎实的管理基础工作,在强化企业资源和资产管理的同时,不断采用适应市场需求的新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以人为本”重点加强知识资产管理、机遇管理和企业战略管理,有效运用企业资源,把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其中,管理理念的创新必须立足于“和谐企业”的建构,惟有“和谐”的管理体系才能确保企业的和谐。其中最关键的是运用和谐的机制实现人的和谐。
四、创建和谐企业,必须建立协调的劳动关系
广大员工是企业的主力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正确处理企业主与员工的关系,对于保持企业稳定,构建和谐企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企业要把建立协调的劳动关系作为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要坚持企业要发展,员工权益要维护的原则,围绕劳动关系建立、运行、监督和调处等环节,要在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上下功夫,积极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使劳动关系各方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共谋发展。
协调劳动关系,工会组织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工会是联系员工、服务员工、维护员工利益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我们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扩大视野,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当前,我们还要切实保障外来员工的利益,工资发放要体现公正公平、多劳多得原则,按时发放,不拖欠。同时,生活上要关心外来员工,做到政治平等、福利同享、一视同仁,并认真做好医疗、工伤、失业等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五、创建和谐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企业,需要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企业只有在优秀的企业文化与浓厚的文化环境下,才能真正聚合企业整体资源,并以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企业良性运行与自我发展,创造市场发展空间,保持健康有序发展,实现企业的持续增长。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也是提高企业员工素质、能力的关键所在,是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为此,要注重培育企业精神,明确企业精神的具体内容,力求做到语言生动、内容精练、反映特色、便于记忆。同时要培育企业道德。着重抓好经营道德、竞争道德、质量道德建设,建立一个和谐的经营管理环境。以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活动为载体,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激发员工的生产热情,为构建和谐企业作贡献。
“小百科”开栏的话
从本期起,本刊在探索板块增加了一个新栏目“小百科”。原料、工艺、质量,是产品选用与否的关键。这一点,恰恰是不少采购者的弱点、盲点。从行业需求实际出发,增加为企业服务实效,正是本刊开办本栏的目的。
在建筑五金领导的积极动议下,本期从建筑五金入手,刊登上海浦东马铁厂厂长、高级工程师陶树善编写的《可锻铸铁管路连接件 符合国家标准产品和伪劣产品鉴别图册》。我们摘编图册中相关选购知识,希望能具有实用价值。
图册的推介者,中国五金协会玛钢管件专业委员会会长王长发在给该书所做的《序》中诚恳地说,本图册的编写者陶树善同志是我国玛钢管件行业中的资深专家,他积毕生经验和用满腔的热忱编写了本图册,我们深切地感谢他!
也希望业内外读者对本栏目不吝赐稿,并提出积极建议。